发布时间:2014-12-29 10:42:09 新闻来源:新快报 阅读量:1002
12月12日,Lending Club傲娇地登陆纽交所。一向被国内P2P视为好学生榜样的这家公司被市场看好,上市首日上涨了56%。
虽然P2P诞生于英国,经过衍生和发展,Lending Club等美国平台从21世纪初扛起P2P大旗,将其发扬光大。这就好比你和朋友一起参加的一场期末考试,你的朋友不及格,你感觉很糟;你的朋友考第一,你感觉更糟。对于国内平台而言,虽然振奋人心,但是差距也显而易见。
“橘生淮南则为橘,生于淮北则为枳”。欧美P2P公司根深蒂固地认为自己属于高科技行业,更多地强调了互联网背景,他们有一个特别的称谓叫做“另类金融”、“市场借贷”;而中国的P2P多强调金融属性,很多都是小贷公司、担保公司包括银行背景进军P2P,科技含量不高。
缺乏互联网精神最大的病症就是不懂得如何有效运用大数据,诚然国内的征信系统与国外不能同日而语。目前,国内大多数P2P公司都是主要做线下模式,大数据、互联网概念较弱,更像是一个网站,这些特点广东平台表现更为明显。
中国千人员工以上的P2P平台不在少数,有些知名平台员工总数甚至超过了万人,以“人海战术”抢占线下客源打市场。有业内人士表示,Lending Club公司充其量也只有几百个员工,大多数英国的P2P公司员工在20-30个人,所有的工作流程都是线上完成,也就是纯线上的网络借贷。在国内的P2P领域,无法利用互联网技术手段来有效进行风控审核,这就使得国内绝大多数平台都采取了极为简单、粗暴的方式来“变形”。
还有一点,目前没有哪个平台敢“亮出底裤”。国内平台的出借人和借款人之间的信息是不完全透明的,虽然众多P2P都强调信息透明,但是真正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寥寥无几。绝大部分平台对每笔交易的信息披露都十分有限, 但是国外P2P会让所有的借款客户知晓出借人是谁,投资者知道他把钱借给了谁。信息越清晰、越透明,违约率越低。
不过,为了聚人气、冲成交量,平台也是蛮拼的。更有媒体曝出平台揽到一个投资用户需要花费高达500元,第三方引流、百度加V、砸钱做广告等等。
当前,国内P2P多数还是在复制模仿,注重销售比注重产品多,注重金融比注重技术多,注重交易比注重流量多。当P2P发展壮大之后,运营的重要性将开始超过销售。运营是一套体系,它包括了放款的及时性、债权匹配的准确性、客户服务的满意度、对市场的反应效率等诸多方面的问题。当平台壮大之后,保持整个体系的稳定运行才是首要任务。
大唐小贷转载 2014年12月29日